您的位置: 首页 信息公告 媒体报道
【南方日报(全国版)】“补短板”提升文化获得感 着力为南粤百姓“烹小鲜”
发布时间: 2018-09-21  来源: 南方日报(全国版)(数字报) A08 | 时局 |

“补短板”提升文化获得感 着力为南粤百姓“烹小鲜”

同饮一江水——广东打工者歌唱大赛”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演唱《沁园春·雪》。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摄■“广东文化深调研”系列报道之三深圳,罗湖美术馆、“悠·图书馆”等崭新文化设施纷纷落子,居民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就能“文化点单”;广州,每8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,广州图书馆跻身“世界最繁忙图书馆”;梅州,300多座客家古民居摇身一变为农村文化俱乐部,尽管没有一线城市那么“高大上”,但村民一样可以在自家祠堂改造的幽雅环境中感受“诗和远方”…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:“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、均等化,坚持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重心下移、共建共享,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。”广东长期以来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,表现为区域、城乡和不同群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。新时代,广东站在高起点谋划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崭新格局,通过大力创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、推动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总分馆制、扶持和培育群众文化品牌、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文化需求、以智慧服务实现升级等手段,大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打通公共文化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切实提升南粤百姓文化获得感。

补短板??激活基层文化“活细胞”东莞大朗镇巷头村有着“中国毛织第一村”的美誉,率先致富的农民相继搬进了崭新农民公寓。今年9月初,一个由村委会投资打造的“四馆合一”的巷头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了,它包含村史馆、毛织展览馆、图书馆和生活馆。

整齐亮丽的全新小区,不见了老村模样,为了重拾“乡愁”,村史馆向村民们征集各种旧物,从昔日村民的《粮油供应薄》等旧票证,再到缩小复原的旧牌坊、大朗古道,一幕幕将老村的旧模样“搬”了进来。

“以前村民常坐在村头大榕树下话家常,搬进新家后关系也不能疏远。”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陈金华说,“四馆合一”的模式破解了这一难题。中秋节前,生活馆组织的手工灯笼制作活动吸引了数十名村民带孩子参加。今年8月,服务中心专门聘请社工组织完成一份上门“家访”,8名社工围绕村民的兴趣定向设计、组织社区活动。从书法课、木偶戏到粤曲粤剧表演,生活馆每周末都是人头攒动。为解决孩子们放学后托管问题,图书馆设置了“4:30课堂”。这些贴心设计,让服务中心成为村民在家门口的“生活驿站”,维系住了乡情。

长期以来,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城乡不平衡明显,广东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最高与最低的市之间,数值相差5倍之多。有人曾说,当城市里的孩子坐在现代化图书馆畅想“诗和远方”时,不少农村的孩子只能在昏黄的台球室里虚度光阴。

“补短板,就是要弥补城乡、地域、不同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。”省文化厅时任副厅长刘启宇说,广东通过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举措,着力弥补基层公共文化投入不足、使用效能不高的短板。

从2013年启动建设至2017年底,梅州市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,以“三多三促”模式(即:多形态文化,多功能利用,多元化投资;促古民居保护,促文化旅游,促社会和谐)活化利用329间客家古民居,将它们改造为农村文化俱乐部。老祖屋华丽变身,增设图书室、电子阅览室、卡拉OK室、棋牌室、书画室、民俗展室等多种功能。

“通过对古民居进行标准化改造,让群众就近、自愿地参加公共文化活动,古民居由此焕发生机,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爱去的‘快乐大本营’。”梅州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。

佛山三水北江边,历经五百年风雨的陈氏大宗祠巍然屹立,它同样以“文化+祠堂”的模式,被改造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。镬耳屋内,乒乓球活动室、乡村图书馆、电子阅览设备一应俱全,书画、醒狮、龙舟、舞蹈、象棋、乒乓球等10多个文体协会,每逢周末轮番组织活动,热闹非凡。“无论是不是陈氏族人,随时都能进入陈氏大宗祠享受文化服务。”管理员陈达荣说。

琳琅满目的各式书籍、高科技VR体验、多功能活动中心……不久前,位于佛山高新区树本产业家园内的高新区智能文化家对外开放。唯尚家具、雪莱特光电等首批11家企业文化家园示范点获得授牌,它们与智能文化家一起服务佛山高新区40余万产业工人。围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,佛山各镇区打造“智能文化家”,着力构建满足产业工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力求“以文化人、以文引人、以文促产”,提升在新一轮抢人大战中的竞争力。

古语云:“富润屋,德润身。”过去少人问津的乡镇(街道)文化站、农村(社区)图书室,摇身一变成为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,依托这一平台,不断注入党建、文化、农业科技、康体健身等多种服务。镇、村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效能获得了极大提升,基层文化的“活细胞”被激活,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“种”文化??百姓舞台百姓演深圳罗湖区文化馆内,吧台、录音房、排练厅、志愿者空间一应俱全,俨然成了“草根版”的戏剧人之家,深圳最“火”的群众业余戏剧品牌——“09剧场”在这里诞生。

2012年3月,罗湖区文化馆馆长符史安与南下打拼的戏剧人邸叙然走到了一起,在文化馆联手推出“军哥剧说”系列舞台剧。它在国内首创“单人脱口秀+戏剧小品+歌唱、朗诵和舞蹈”的表演形式,以深圳人的视角来创作,素材全部来源于深圳普通人的生活,打造出了深圳版的“开心麻花”。6年来,演出近600场,吸引20多万人次观看。

“以前文化馆的使用效率很低,一个月才一两场演出,群众参与度也不高。植入‘09剧场’品牌后,文化馆成了罗湖每个周末不落幕的群众剧场。”符史安说,通过设计一系列以节目为核心、以馆为阵地的群文活动,文化馆从单一“物理空间”变成“文化品牌”,影响力大大提升。

从2016年起,广东大力推进县(市区)级图书馆、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建设,以县(市区)图书馆和文化馆为总馆,在乡镇(街道)、农村(社区)建设服务点,不断向基层群众辐射,将文化“种”到群众中去。

从两年前开始,茂名市电白文化馆派业务人员到21个镇(街)分馆担任副馆长,打通人员、考核的屏障,建立起总分馆服务平台。文化馆馆长韦华说:“我们馆的专业曲艺舞蹈人员,在各村各镇收了不少学生,一大批文艺分子从下面的村镇‘冒’了出来。”与此同时,广州的“羊城之夏——市民文化节”、东莞塘厦的“同饮一江水”打工者歌唱大赛等一批群众文化品牌也在各地基层纷纷涌现,彰显了“百姓舞台,百姓演”的特色。

从2017年春节开始,云浮文化馆馆长周教贤亲自当起导演,从各镇村基层选拔群众文艺节目,编排出一台“农村春晚”。2018年的云浮“农村春晚”,八成节目由农民自己搭台、自己演戏,近400名农民群众参与其中。没有奢华的舞台和服装,没有大牌明星,有些节目甚至“土得掉渣”,但凭借着村民熟悉的方言和演员,带着“泥土味”的农村春晚获得群众好评连连。

在清远,“村歌嘹亮”群众歌唱大赛以镇文化站为基层组织单位,每个镇(街道)文化站组织一场村歌大赛,然后县(市区)组织分赛,最后优秀作品在全市展演。从基层遴选的“村歌”带着浓浓的“清远味道”,《赞青塘》《黄花小镇》《腾飞三角》等一批歌唱故乡风土人情的原创歌曲从大赛中涌现出来。

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副处长毛凌文介绍说,我省不断扩大市、县两级的群众品牌赛事活动,以赛促创,以评促创,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。通过培养重点业余作者、建立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试排试演基地、举办全省群众艺术花会大型赛事等举措,推动我省群众文艺创作水准不断飞跃,自下而上疏通了群众文化创作的“毛细血管”,屡获“群星奖”等全国重要奖项。

新技术??“互联网+文化”智慧服务升级从年初开始,韶关市委、市政府启动的智慧图书馆“风度书房”风靡了这座粤北城市。单是暑期,全市风度书房“迎客”近30万人次。这些书房无人值守,市民仅需身份证、借书证、借书证二维码三者其一便可进入,为市民提供了“家门口的24小时智慧图书馆”。

而在深圳,走进盐田区图书馆,迎接你的可能是机器人“贝贝”。除了能应对各种读者咨询,“贝贝”连“卫生间怎么走”这样的小问题,也能对答如流。

无线操控、感应智能灯、带记忆功能的自动升降“智慧坐席”;能够告诉你最喜欢的书在哪里的“智能书架”;利用多媒体声光电互动技术打造的数字体验式24小时读海书吧、耳机森林听涛区……盐田图书馆处处让人感受智能服务带来的舒适体验。

9月9日,家住佛山南海的刘女士带着4岁的儿子来到佛山木版年画的百年老铺,在KK老师的现场示范下,和儿子一起制作完成了一张佛山木版年画。参加这样的活动,刘女士只需要在微信里动动手指点击“佛山文化云”菜单就预约成功了。

“‘佛山文化云’每周都会把最新的‘文化菜单’送到我们面前,免费健身房预约、诗文朗诵大赛、音乐会等数十项活动,可自由选择,全是免费的。”刘女士说。

今年7月,广州中山图书馆采购了700台智能听书机,免费为盲人读者提供“听书”服务,盲人也能进入图书馆“阅读”了。

通过“互联网+”智慧服务,广东推动公共文化优化升级。无论是深圳的“福田文体通”,还是未来的“广东公共文化云”,广东公共文化服务正在利用移动互联网媒体新技术,搭建智能文化家、e网通、公共文化云等全新平台,改变公共文化服务传统的单向输送格局,打造与美好生活相适应的新型文化服务模式。

让优质文化资源在基层流动起来,让群众文艺精品从基层“生长”出来,以新技术手段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“任督二脉”……广东大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弥补区域、城乡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,切实提升南粤百姓的文化获得感。

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周豫

汪思婷 王芃琹 杨逸

见习记者 卢浩能

实习生 吴梅影 高青云 林燕玲